苏州风水大师龙德:風水理論新詮(一)

发现了一篇1997年台南市聖心女中一位老师风水的讲稿,觉得蛮有意思的,把它收录下来。

風水理論新詮

摘要

一般現代人皆視風水為一種迷信,不值得探究。但近來大陸學者卻對傳統風水抱持濃厚的興趣,他們認為,儘管風水理論帶有很濃厚的迷信色彩,但在一定程度上,它還是有科學成分,而且以實用性為目的,否則它就不可能流傳至今而不輟。
大陸學者對風水有高評價的主要原因,係視「風水」是傳統宇宙觀、自然觀、環境觀、審美觀的一種反映。對傳統住宅、村鎮、城市的選址及規劃設計產生一定的影響。部份大陸學者甚至將風水看做中國自古以來的一種環境設計理論和初級的環境科學坽。
國內學者也持相同看法,認為風水包含一個豐富多元的內涵,融合人與環境的互動、人文文化、生態學、及美學。主張風水是中國傳統擇地及環境規劃的藝術,以自然和人文觀點選擇居住及安葬的良好地點,若能深入研究,風水發展成為一完善全面性的景觀分析科技可能性很高夌。
本論文認為風水師有如今天的環境規劃師,同樣從事聚落選址的工作,表現出人們對理想環境的追求。風水則是中國人自古以來面對環境及生存經驗所發展出來的一套趨吉避凶的住居法則,基本上是一種生活態度,或是文化理念,更確切地說是中國人特有的價值體系。由於這種特有的價值體系,主要是針對生存環境而來,自然對環境利用造成相當大的影響。本論文的目的係企圖從風水理論的內涵探討,提供讀者一個新的視野,重新審視及評價風水的價值,並期待風水這一傳統智慧,能運用在現代社會上,營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的環境。

第一章 前言

一般說來,風水對中國人而言,具有矛盾的情懷,或不敢觸犯、或不屑研究、或不敢探析,使風水經歷了正反兩方面極端的評價。這樣不但使其迷信的部分得不到應有的批判,其科學內涵也未能得到合理的彰顯。而讓人感到意外的是,早在十六至十七世紀,中國傳統的風水觀和作為其理論基礎的中國自然哲學,就已引起來華西方傳教士的注意。例如當時羅馬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利馬竇,在其︽利馬竇中國札記︾中,就記述了中國人依風水行事的一些見聞。Michell研究也指出,西方人最先介紹中國風水觀念的,是以十九世紀到中國來的西方教士為主,其第一本有關風水的英文著作,是一八六八年Rer.Yates著作出版的“Ancenstral Worship and Fengshui”,繼之以Ernest.Eitel於一八七三年出版”Fengshui,The Science of Sacred Landscape in Old China”。稍晚荷蘭外交官J.J.M de Groot一八七九年出版有關風水的古典名著”Religious System of China”。迨至著名漢學家李約瑟出版︽中國的科學與文明︾鉅著後(一九五○年),風水始受到西方學者的欣賞與重視。

什麼是風水?前述李約瑟,曾引用Chafley為風水所下的定義:「是一種使生者與死者之居所與宇宙氣息中的地氣取得和合的藝術。」李約瑟說明中國風水的內涵也指出,中國人認為每一個地區皆有其特定的地勢,局部性的地勢制約著各種自然之氣,人們根據當地的地勢,調節選擇的位置,以獲得所嚮往的和諧性。

日本學者牧尾良海對風水下的定義是:「當人們在構築都邑、住宅、及墳墓等建築物時,對構成選址地點環境的自然形勢、方位、流水的形態,和地表下的精氣(龍脈),以及整個環境陰陽調和情形,進行優劣吉凶的判斷,尋找優良的佳境勝地,這種理論方法的思想體系與實踐步驟(技術)稱為風水」。

綜觀中國風水的歷史發展,漢朝因重視墓葬,所以風水理論開始受到重視,並逐漸擴展至其它類型建築和建造兩方面。兩宋至元明,中國文化中心南移,從而使這種觀察地形的學問有了實踐的意義。明清時代,風水理論就應用得更為廣泛了,北京紫禁城和天壇,以及整個北京城的建設,都明顯地運用了風水理論。

而「風水」一詞首見晉朝郭璞所著的《葬經》一書,該書開章明義指出︰「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之不散,行之使之有止,故謂之風水。」由此定義可知,郭璞是從喪葬的角度提出「風水」這個概念:認為埋葬死者應該找尋有「生氣」的地穴,這樣才能使之「再生」。「氣」是萬物之源,有聚有散,有行有止,聚則成形,散則化体。換句話說,郭璞相信大自然中運行之氣,因「風」與「水」的激盪與調和而凝結於地穴,而人類經過地形地物的勘察,體認到「風」與「水」的特有關係,妥適選擇地形、利用地形,這就是「風水」。

為什麼中國人會特重風水呢?這是由於中國傳統以農立國,大部分人一生都與土地為伍,對土地因而存有深厚的依戀,所以死後,一定要把遺體埋葬入土始能安息。倘若「死無葬身之地」,可以說是人生一大憾事,非但死者不安,其後人也會引以自疚妲。中國人因為重視「入土為安」的土葬,故對於穴地的選擇特別講究,風水學便應運而生。

其實,中國主流學術思想的儒家學派,對風水也相當重視,許多學者曾潛心於風水理論研究和風水文獻的整理,例如二程兄弟以及朱熹等宋代理學家都曾研究過風水的問題。眾所週知,儒家主張以三綱五常為社會和諧的條件,其根基在「孝」。風水典籍中出現一本名為︽儒門崇理折衷堪輿完孝錄︾的風水著作,從書名可知堪輿(風水常見的別稱之一)是使孝道圓滿不可或缺的工作。該書卷八云:「事死如事生。今遺魄用葬於土,而神魂則附於主矣。故孝子亟於奉主以安神魂,至封土成墓,委之期子弟或門人耳。」意思是說,孝子事親,生死如一。生身父母,在世之事,其子必須恭敬盡孝;辭世之時應使其魂有所安,使其神有所歸,所以注重風水是自然不過了。
文化人類學者,認為中國人重視風水,主要受到中國人和諧宇宙觀的影響,追求空間上的和諧與均衡;空間和諧的風水觀念實在是傳統文化最基層的宇宙信念,是中華文化的共同特徵。

第二章 風水的哲理︱「天人合一」的思想

不可否認,風水理論受到世俗迷信思想的深重影響,有過許多玄奧與矛盾的內容,使風水理論自古迄今受到種種的非議與鄙斥,然而,考證中國古代建築,上起京都、宮苑、廟壇、陵寢,下至村鎮、民宅、墳塋,皆受風水理論所支配,也正因為如此,風水理論視為中國傳統重要的文化現象來研究,的確有其必要性。

由於中國農業文明源起於自黃淮平原,人們生活、耕作、收穫與天地間(大自然)的關係非常密切。這種天、人關係,並不侷限於克服自然界的限制條件,進行再創造。而是逐漸地產生了對天地萬物的崇仰和向大自然學習的態度。從這種觀念發展,就產生了中國人獨特「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和價值觀,而風水理論,就是這種思想觀念的代表,或者也可以說是中國人對於自然的一種主觀的心理模式。

什麼是「天人合一」思想?

簡單說來,所謂「天人合一」係把人視為自然的一個有機部分,認為自然界存在著普遍的規律即天道,人倫道德也和自然規律相一致,而人生的理想,就是追求天人的協調與和諧。進一步說,中國人係以人的精神,人倫道德及社會秩序擬態於自然,寄託生活理想;而風水理論本質上即傳統「天人合一」思想的實踐。

在中國古代,外在自然的天,被賦予了肯定性的價值和意義,並比類人事,成為具有道德意志以至於感情內容的天。而在風水理論看來,人是自然的有機組成部份,人倫道德或行為準則即「人道」,亦應與天道一致:既不能違背天道行事,更不能仗持人力與自然對抗,必須把握和順應天之道,並以之為楷模而巧加運作,達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滿足人生需要。故《管氏地理指蒙》有云:「人與天地並立為三,非天地無以見生成,天地非人無以贊化育」。

事實上,中國哲學的兩個主要流派儒家與道家,都主張如何使自身與宇宙融為一體,做為主要的人生問題加以研究。道家從「靜」入手,認為凡物皆有其自然本性,只要「順其自然」就可以臻於至善之境。儒家從「動」著眼,認為人的生命應和自然界融為一體,孔子所謂「生生之謂易」即強調生活就是宇宙,宇宙就是生活,領略了大自然的內涵,也就領略了生命的意義。

李約瑟指出,「當希臘人和印度人發展機械原子論的時候,中國人則發展有機的宇宙哲學。」所謂有機的宇宙哲學,係主張人是自然組成的部分,自然界與人是平等的,而且認為天地運動往往直接與人有關,即人與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

余英時認為,中國人與近代西方自然觀截然相異之處,即「天人合一」的觀念。這種觀念二千多年來中國人即持為一種信念,這種信念發展成「盡物之性」、「萬物並育而不相害」的精神。雖然中國人必須開發自然資源以求生存,但開發利用,仍秉持「盡物之性」、「順物之情」,儘量與天地萬物和諧共存。

而中國人所強調「天人合一」的觀念,恰好對環境保護提供了一個哲學基礎。著名哲學家方東美在其所撰”The Chinese View of Life”一書中,對中國人這種「天人合一」的境界,闡述乃其實在的意義,他將此稱之為「廣大的和諧」(comprehensive harmony),方東美說:

自然與人生雖是神化多方,但終能協然一致,因為『自然』乃是一個生生不已的創進歷程,而人則是這歷程中參贊化育的共同創造者。所以自然與人可以二為一,生命全體更能交融互攝,形成我所說的『廣大的和諧』在這一貫之道中,內在的生命與外在的環境流衍互潤、融鎔合化,原先看似格格不入的,此時均能互相函攝,共同唱出對生命的欣賞讚嘆。

方東美這種「天人合一」(廣大的和諧),既欲與自然合而為一;消極方面,自不可破壞自然,與自然爭勝,或和自然運作之理背道而馳;積極方面,則在順應自然,以營造一個美滿的人生。

「天人合一」的主要精神即「順應自然」而非「征服自然」。近代西方文明,人對自然的控制,對峙與征服是社會和文化的主題之一,這樣的文明帶來生態的浩劫與環境的破壞。兩千年來中國的風水觀念,正可以救偏補正這種與大自然對立的心態。因為風水難能可貴的就在於它不急功近利,主張保護環境、不傷地脈、不隨意砍伐樹木。因此,若能將風水觀念的合理思想應用於環境保護,人類的生態環境將不會再惡化下去。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